阿法替尼是治疗肺癌的二代靶向药物

  • A+
所属分类:效果

  的治疗进入到个体化分子靶向之中,靶向的治疗方式已经通过了基因或分子的选择,有针对性地杀死恶性肿瘤细胞,而几乎不影响正常细胞,具有“高效低毒”的特点。对于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,靶向治疗无疑成为他们更好的治疗选择。肺癌的败选哪个治疗有EGFR第一、二、三代靶向药可供选择。

  2017年2月,治疗NSCLC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在国内获批上市,并于今年8月开展了“生命转吉- 肺癌患者援助项目”。此外,针对EGFR罕见突变,也于近日获得了美国FDA的优先审查。第一代靶向药物:是针对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但与EGFR的结合是可逆的,因此容易出现耐药突变,导致病情恶化。第二代靶向药物:是ErbB家族抑制剂,除了EGFR,它可以抑制整个ErbB受体家族。此外,与第一代靶向药不同的是,第二代靶向药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,从而达到关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、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。

尼洛替尼(nilotinib)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潜力

 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,一种用于对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(CML)的药物也可能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症状。在一项始于2017年的II期临床试验中,研究人员注意到:这种名为尼洛替尼( nilotinib ,商品名:Tasigna/达希纳)的药物增加了多巴胺的产生,并阻止运动功能下

  临床研究显示,与最好的化疗方案相比,第二代靶向药可延长常见EGFR突变类型(特别是19外显子缺失)患者生存的TKI (注1,2)。此外,在肺鳞癌领域,二代靶向药与一代靶向药相比,可以将肿瘤死亡风险降低19%(注3),并可显著改善疾病控制率,提高生活质量。值得一提的是:对部分EGFR罕见突变,二代靶向药也有令人非常满意的疗效。近日, 其用于一线治疗具有EGFR外显子21(L861Q)、G719X或S768I替代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,美国FDA已授予该药物的优先审查资格。

  与化疗相比,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小了很多。无论是第一代,第二代还是第三代靶向药物,最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、腹泻和口腔炎等。对于,可能出现的皮疹和腹泻的机率比第一代多一些,但大多数副作用是可控。临床数据显示:服用二代靶向药副作用较大的患者,只需要将服用剂量由40毫克降至30毫克,其产生的副作用基本达到和第一代药物等同的水平,且疗效没有下降。

  

免责声明:在本文所表达的意见/建议是作者独立的判断,印度直邮药房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这些资料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代替。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全球经济寻药,助力生命,点亮生命的曙光!。

weinxin
/wp-content/uploads/logo/yaodaoweixin.png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