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和尼达尼布(nintedanib)都可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医治,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是一种具有抗纤维化和抗炎特性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合成分子;尼达尼布(nintedanib)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。然而目前缺乏两种药品的头对头比较研究。Aristeidis Sk
andamis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,他们通过采用FVC下降> 10%,将急性加重、脱落、去世率和严重不良(系统自动过滤词)作为终点进行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(NMA),以获得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和尼达尼布(nintedanib)医治IPF患病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特性,从而分析出临床上有用的医治排名。
研究者在数据库中选取截至2017年9月的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和尼达尼布(nintedanib)II期和III期随机对照试验(RCT),对其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,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研究质量。结果发现,网络荟萃分析显示,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更优越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[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与尼达尼布(nintedanib) OR = 0.39(0.00-15.53)]。Yoon等人曾经报道了晚后期IPF患病者中尼达尼布(nintedanib)的安全特性,62.7%的晚后期IPF患病者和47.4%的非晚后期IPF患病者出现严重不良(系统自动过滤词)。由于不良(系统自动过滤词),IPF进展组与无进展组相比也有更多的脱落率(68%vs 40%)。在INPULSIS的延伸试验中,研究者观察到腹泻是最常见的不良(系统自动过滤词),15%的患病者因此而停药,疾病进展是停药的最常见原理,26%的患病者因此而停药。
研究者综合分析发现,尼达尼布(nintedanib)医治中脱落更为普遍 [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与安慰剂 OR = 1.27(0.96-1.68)和尼达尼布(nintedanib)与安慰剂 OR = 1.61(1.13-2.28)]。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表现出较少的停药率 [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与尼达尼布(nintedanib)OR = 0.75(0.33-1.27)]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,几乎没有异质性。研究者认为,两种医治方式的不良(系统自动过滤词)相当,但使用尼达尼布(nintedanib)医治似乎会导致更多的中断。就安全特性而言,这些结果表明吡非尼酮(pirfenidone)可能是更稳定的选择。
敬请保留本站客服微信,以备不时之需。 肿瘤 www
药道网—药到病除,助力生命。汇聚全球药品资讯:印度利奈唑胺片
